跳至內容

公開信及文件

中環填海令維港經典重現

拓展署署長黃鴻堅表示,第3期中環填海計劃可為必須而迫切的運輸基建提供土地,解決中環和灣仔海旁一帶的交通擠塞。

他指出,最重要的,是把香港的天然遺產--- 維多利亞港,還給市民。

Central Reclamation Phase 3.
第3期中區填海計劃
Reprovisioned Star Ferry Pier.
重建後的天星碼頭
Star Ferry Pier 1912.
天星碼頭1912年設計

天然遺產﹕ 建議的第3期中環填海計劃﹐旨在方便公眾到海旁﹐享受維多利亞港的優美景致﹐以及為必須的交通基建提供土地。海旁的特點﹐是重建的天星碼頭﹐將採用1912年的古典設計﹐令經典重現。

黃鴻堅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指出,建議的計劃,是填造最少而又必須的土地,既可解決刻不容緩的問題,又顧及公眾的整體利益;各界均支持這個發展的方向。

他說:「維港在香港的歷史上,擔當許多不同角色。昔日,她為廣大漁民帶來生計,也為我們打開對外貿易之門。今天,她已成為朝氣蓬勃的景點,帶動香港的旅遊業。」

天然遺產 還給市民

不過,港島北面海旁多年來一直被各式各樣的發展和設施所佔用,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民前往和享用海旁;其中有很多部分的海旁,市民已無法抵達。

黃鴻堅說:「維港是大家共同享有的公有資產,彌足珍貴。我們應高瞻遠矚,把維港的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「因此,我們計劃發展一條連綿的海濱散步長廊,讓市民細覽海港景色,也為這旅遊點增添魅力,促進旅遊事業。

古典碼頭 成新地標

「我們也會提供額外休憩用地,改善中環、灣仔這石屎森林的環境,發揮『市肺』的功效。」

為了增添海旁的特色,政府在重建因填海工程而須遷移的天星碼頭時,會採用1912年的古典設計,令經典重現,也令海旁成為香港令人最難忘的標誌。

目前,港島干諾道中、夏愨道和告士打道,在繁忙時間經常水洩不通,這些道路的交通流量和容車量的比例超逾1.0。

到了2011和2016年,告士打道最擠逼的路段,在繁忙時間的行車量和容車量比例分別為1.2和1.3 。

建新繞道 疏導交通

黃鴻堅說,要減輕這些道路的負荷,唯一可行的方法,是透過填海,提供土地興建長達4公里的中環- 灣仔繞道,連接林士街天橋和東區走廊,同時強化現有的道路網,疏導交通。

土地也為地鐵提供機會,延展香港站的掉車隧道,從而提高東涌線和機場快線的運作效率。

第3期中環填海計劃,是中環的最後1項填海工程,可提供18公頃的新土地,連接第1期中環填海計劃和龍景街附近的第2期灣仔發展計劃。

拓展署在施工期間,將實施嚴謹的環境監察和審核計劃,特別針對空氣質素,噪音、水質和廢物管理方面,確保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。

(內容經政府新聞網同意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