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新聞稿及聲明

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答問全文(只有中文)

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(十月十日)在出席一個有關維港填海討論會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全文:

記者:從環保角度來看,中環填海第三期工程是否有縮減的餘地?

局長:中環填海第三期計劃經過很多程序及考慮,大家從報章上亦得知,該計劃從以前很大的填海面積縮減至十八公頃,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 所以我不能隨便說如何去縮減,因此我希望聽取多些意見,今日是其中一個聽取意見的機會,看看市民對於與公眾利益有關的項目例如海濱長廊的意見, 了解市民是否仍然希望在維港兩旁有一個供大家集合、享受海景的地方。我們一定要聽取市民的意見才作決定。

記者:你在環保方面工作多年,一向很關注環保,你就今次事件已觀察了一段時間,你是否支持這樣去破壞海港,還是正如你剛才所說,認為要平衡利益這些官方話?

局長:這不是官方話,香港特區政府是有政策的,保護維港是政策之一。我剛才說的是可持續發展的觀念,因為一個社會一定會有發展,在經濟上會有發展,在交通運輸亦要做得好好, 這樣一個城市才可以正常運行。但我亦想指出任何人為的活動都會影響環境,我們如何去取得平衡,正是我們要做的事。

記者:是否有其他選擇以取代興建中環灣仔繞道?或正如徐嘉慎所說在海底興建?

局長:當時進行研究時,我仍未上任,但現在的決定應該是最可行的。至於是否可以以隧道取代,我相信是與工程可行性有關,因為又升又降,由天橋降至水底,斜度是否足夠等, 這些都要在工程可行性方面再作研究。

記者:剛才熊永達教授說這條路的成本效益不高,你是否認同這看法?

局長:其實在政府基建方面來看,不可能每一條路都計算它的成本效益,因為有很多是沒有成本效益,例如興建屯門公路的成本是很昂貴,現在進行的改善工程亦很昂貴。 我相信他的意思是路旁的土地未必能出售,但如果市民需要公路,政府便要去進行設計及興建。剛才他們提到香港作為國際城市,我們的交通運輸可以說是首屈一指,要保持交通暢順是很不容易的。 尤其是我們的城市道路是圍繞島的邊沿而行,這是一條很窄的海岸,如何可以令東西兩面暢通,是很艱難的事,我們是要考慮各方面。正如我們現在考慮是否在海邊興建一條道路,很多市民都有意見, 但當時是有共識才進行有關計劃的。

記者:你是否認為現在的做法已經是最好的?是否有改善的地方?

局長:在環保、基建及交通各方面,有兩種看法,我剛才說希望大家用科學、客觀及理性去分析,科學上,有很多事情都能做到。一項工程是否可行,造價或經濟效益是其中一個考慮點, 但現在社會上的聲音,即是環保方面很富爭議性,因為這是感性方面的看法。一個社會在環境方面應該是怎樣的,是會隨着時代及人的要求而改變,所以現在與十年前的決定是否有分別, 其實市民方面已經有答案。我們政府一定要考慮市民的需求。

記者:但現在市民的要求是不要填海?

局長:這是我們暫時聽到部分人的聲音,剛才譚小瑩亦說過,如何去衡量這些是甚麼聲音,我們要經過廣泛的諮詢,今日的諮詢是其中一部分,我們要聽取意見後才可作結論。

記者:是否城規會,或者一些填海發展的諮詢過程仍然未能觸及市民,所以出現這些問題?

局長:不是,其實當時已經刊憲,亦已經在環評方面有三個月諮詢期,這些渠道是很清晰的。今次事件的發生可能顯示出有更多市民關注環保問題,例如四年前進行諮詢時, 市民在這方面未必有今日這程度的醒覺,所以不是沒有架構,只是大家沒有注意。既然現在大家都關注,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研討會及公聽會,可以更加知道各方面的意見。

記者:港珠澳大橋的環評方面.....?

局長:我們已經發出了一份工程項目簡介,說明所需要進行環境評估,我剛才說過無論任何設施,對環境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我絕對不會說港珠澳大橋對環境沒有影響, 但這些影響是否不能克服呢?而且我們可否用所有方法去盡量減低影響呢?我剛才說過,環境影響最低,經濟效益最高是我們做事的宗旨。現在我們公布了這個項目的詳情,所以今日有報紙作出有關報導。

記者:是否會改良大橋的路線?

局長:不是改良路線,而是在定下路線時需要考慮環境因素,這才是正面的做法。

二○○三年十月十日(星期五)